培訓機構如何走好轉型路
11月13日上午,學而思公開發布了《給家長和學員的一封信》,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的截止時間。11月15日,學大教育也發布提示性公告,表示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停止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在線學科類教育培訓業務。而在此前,新東方也宣布關停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業務。
這些教育培訓機構退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業務的做法,釋放了什么信號?“雙減”政策之下,校外培訓機構如何轉型,才能與學校教育形成有益互補?
“退市”VS“轉型”“雙減”帶來什么新局?
近年來,校外培訓機構缺乏資質、虛假宣傳、超前教育、價格欺詐等問題層出不窮,通過販賣焦慮裹挾著學生、家長不斷“內卷”,課程價格水漲船高,校外培訓負擔不斷加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也影響了教育公平。
針對教育培訓機構亂象,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堅持從嚴審批機構,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強化常態運營監管。此后,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又出臺多項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政策。
嚴控資本化運作,回歸公益屬性。“雙減”文件明確規定,所有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不能夠進行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必須在年底注冊為非營利機構。
在嚴格的“雙減”政策之下,培訓機構紛紛作出決定——舍棄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業務。
“這些校外培訓機構從建立開始就是以一種營利模式存在的。‘雙減’政策下,運營方式的變化必然會使營利空間受到擠壓。”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觀察,去資本化將使這些校外培訓機構無法獲得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支持,僅通過培訓課程獲得收益,根本無法滿足這些企業的“胃口”,培訓機構必然會舍棄這一塊業務。
“做教育”VS“做生意”教培機構未來之路何在?
面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業務的持續縮水,校外培訓機構開始醞釀“轉型”。
在家庭教育、素質教育、藝術培訓、職業教育等類別中,各校外培訓機構正在摩拳擦掌,搶占先機。學而思則在給學生和家長的公開信中表示“將全面轉型素質教育”,并成立了素養中心,推出“人文美育”“科學實驗”“編程”等產品。學大教育則表示,將豐富職業教育類、素質類、科技類等教育培訓產品。
為避免培訓機構打“擦邊球”,教育部7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提出涉及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最近,教育部又發布了《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指南》,從培訓目的、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結果評價等維度明確了鑒別依據。
隨著培訓機構的轉型,非學科類課程的大量涌入,是否會造成新的負擔或焦慮?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提示,培訓機構轉型進行非學科培訓,例如藝術培訓、體育培訓,應避免追求擴大規模和體量,避免以焦慮營銷來刺激家長,防止出現新的“內卷”。
“培訓機構需要有做教育的理念,而不是做生意。”熊丙奇說,“如果大量資本進入非學科培訓領域,制造出了新的‘內卷’,相信相關監管部門也會出臺相應的監管措施。”
“成績”VS“成長”“內卷”壓力如何釋放?
今年9月開學前后,大批學科類培訓停止了周末和節假日課程。然而,部分家長依然習慣性地依賴于學科類培訓。記者注意到,一些學生的語數英校外輔導課調整為周一至周五放學后的線上培訓,有的家長還會約輔導機構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對于此類家長執著于校外學科類培訓的現象,熊丙奇表示,如果家長的焦慮依然存在,就可能會出現更多隱形的、變異的學科類培訓,從而導致公開的培訓走向地下。
那么,當前該如何緩解教育焦慮、釋放“內卷”壓力?
“政府要做好教育均衡工作,學校要做好效能提升工作,同時要不斷完善教育評價。”儲朝暉表示,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才有可能從根本上緩解焦慮,真正減少校外培訓。
其實,校外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素質興趣類等校外活動和培訓有利于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學校教育無法代替學生全部的教育環境,因而,完善的校外教育就成為構建完整教育環境的關鍵環節。”北京師范大學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關成華表示。
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才是校外培訓機構的應有之策。對于校外培訓,家長也應該轉變觀念。儲朝暉建議,家長要確立一個整體教育觀,從孩子的整體成長發展來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成長。
2022年4月舉辦于上海世博展覽館的CCE中國素質教育博覽會將與各大協會及機構聯合舉辦高峰論壇。論壇將邀請行業內各知名領袖,聚焦中國素質教育產業,對政策解讀、資本賽道、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剖析,助推中國素質教育新發展
(文章來源于網絡)
CCE中國素質教育博覽會(簡稱CCE素博會)是由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靈碩展覽集團聯合主辦的教育品牌展會。展會依托靈碩展覽集團9年教育行業資源,以“3天展期+365天精準對接”服務為引擎,打造中國素質教育產業一站式商貿對接平臺,助力企業共創價值,共享未來。
網址:www.jiuxiafang.com.cn 聯系電話:小C:131 6278 2050(同微信)